日本,这个传统与现代和谐共融的国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风情和卓越的科技成就,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学府,凭借着顶尖的学术水平、浓厚的学术气息,成为无数青年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在这次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中,欧洲杯下单网站师生汇聚一堂,踏入这些顶尖学府的精英课堂,汲取知识精华,探究学术奥秘。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交流合作,拓宽视野,收获真挚友谊。课程之余,日本古老的神社、繁华的都市街景、绝美的自然风光,都在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的好奇,我们踏上这趟精彩的日本研学之行,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挥洒青春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心怀憧憬,启程研学路
1月12日,同学们怀着兴奋的心情,顺利抵达日本东京,开启了为期十天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之旅。大家对即将展开的丰富行程充满期待。
图1大家从咸阳机场出发,满眼期待
图2 大家刚抵达东京,疲惫但满心欢喜
前沿讲学,教授启智行
1月13日,清晨的阳光洒满了东京大学的校园,同学们怀着满腔期待,踏入了这所世界顶级学府。上午,参加了由Tomek Rutkowski教授主讲的关于“应用于多媒体、神经技术和医疗保障的尖端计算机科学”的讲座。课堂上,教授为同学们揭示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多元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展望了计算机科学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午后,研学之旅继续在东京大学的知识殿堂中延伸。同学们再次聚集,倾听了Tomek Rutkowski教授的另一场讲座——“探索人工智能对日本工业和创业公司的影响”。教授以丰富的实际案例为引,现场进行试验测试,并通过深入的数据信号分析与算法探讨,生动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日本经济和创业领域的实际应用。他的讲解不仅启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如何影响未来社会的深刻思考,更激发了对科技创新可能带来的变革的无限憧憬。
图3 东京大学校门合影留念
图4 肖老师开营致辞
图5 讲座合影留念
图6 Rutkowski教授现场展示仪器测试试验获取数据并分析结果
聚焦酿造,品鉴悟匠心
1月14日的上午,同学们踏入了日本著名的啤酒制造商——Asahi朝日啤酒的厂区,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工业之旅。在这里,不仅深入探索了啤酒制作的精湛工艺、品牌悠久的传承故事,还沉浸在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在专业讲解员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亲眼目睹了从原料精选到成品包装的完整生产流程,每一道工序都展现了朝日啤酒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参观结束后,企业精心安排了啤酒品鉴环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味蕾的盛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共同品味了Asahi啤酒的独特风味,这不仅加深了对这一品牌的认知,也在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味觉记忆,并对当今智能化企业的先进科技产生了思考。
图7 同学们参观Asahi啤酒企业合影留念
图8 同学们了解啤酒生产线原理
图9 Asahi啤酒工厂控制室
图10-11 同学们在体验啤酒技术和品酒艺术
探秘尼康,创新引知途
1月14日的午后,同学们怀着对科学探索的渴望,踏入日本尼康博物馆,近距离领略这家光学巨头的辉煌历史,以及其在影像技术、光学工程和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成就。博物馆内陈列的丰富展品与生动的互动体验,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光学科技飞跃发展的全新窗口。此次参观之旅,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更在大家心中播下了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种,点燃了探索未知的激情与梦想。
图12 同学们参观尼康博物院合影留念
图13-14 尼康天体测量设备和精密测量仪器
图15 前尼康博物馆的象征---合成石英玻璃元宝,尼康光学材料制造而成
漫步场馆,文史两开花
1月15日清晨,同学们踏入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庄严大门,很快便沉浸在一片悠久历史与艺术的长河之中。深刻感受到日本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当步入东洋博物馆,面对栩栩如生的摇钱树、精致的三彩釉骆驼,以及王羲之那飘逸脱俗的书法作品等诸多历史文物时,无不被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所深深折服。
图16 同学们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合影留念
图17 同学们听翻译老师的讲解
图18-20 东洋馆中的国宝摇钱树、三彩釉陶骆驼、王羲之书法
在下午的行程中,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日本氢能源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精彩引导下,他们不仅对氢能源电池的复杂构造有了深入的了解,还通过丰富的互动展示,深刻了解了氢气的诸多生成原理。博物馆内,同学们亲眼见证氢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基础的化学反应到高效的能量转换,每一环节都揭示了氢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此次参观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氢能源行业的认知,还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能源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和探索热情。
图21 同学们参观东京氢能源博物馆合影留念
图22 同学们了解氢能源电池原理
图23-24 了解氢能源使用原理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炬氢能使用设计流程
研习统计,校园悟学思
1月16日的上午,同学们在东京大学参加了樋口教授主讲的统计学概括课程。樋口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几种GDP计算公式,并引导同学们就国家经济增长这一复杂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教授的讲解既严谨又富有启发性,让同学们对经济统计学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午后,同学们漫步于东京大学的校园之中,被这所世界一流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包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亲身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让大家对未来的学术追求充满了向往和动力。
图25 同学们在东大上课的合影留念
图26 同学们参观东京大学校园合影留念
早大访学,教授传真知
1月17日,同学们上午参观了早稻田校园,体会日本又一强校的独特魅力。下午去到早大日本桥校区参加樋口教授的数据经济课程,不同于上次,教授分享了他多年前在中国考察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分析了经济状况及应对方式。在最后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地分享了现在的中国与多年前教授考察时的新发展及变化,课堂呈现出和谐而又激烈的思维碰撞。
图27 同学们参加早稻田课程合影留念
图28 同学们参观早稻田校园合影留念
图29 肖老师为樋口教授赠送礼物,表达来自西工大的谢意
图30 同学们踊跃向老师提出问题
领略人文,美景启新程
1 月 18 日,课程结束后,在肖老师和黄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两天周末的人文参访之旅。首站是镰仓大佛,它伫立于古都镰仓的净土宗寺院高德院内,是镰仓时期塑像艺术的代表,建于1252年的佛像,以其宋代风格和精湛工艺,被列为日本国宝,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紧接着,乘坐电车前往《灌篮高手》的取景地——镰仓高校前,沿途的海岸风光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午后的时光,来到了湘南的代表景点——江之岛。岛上风景如画,古老的神社与各种传说故事相映成趣,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流连忘返。夜幕降临,转向远处的富士山,这座被誉为日本三灵山之一、日本百名山的山峰,以“芙蓉峰”等美称著称,是日本人文标志的象征。
图31-33 灌篮高手取景地打卡
图34-37 镰仓大佛、镰仓高校前车站、神社鸟居、富士山
探秘山景,文化引思潮
1 月 19 日,清晨惊喜降临。在富士山脚下的酒店,拉开窗帘,万里晴空下,富士山全景尽收眼底。随后,我们前往忍野八海。它位于山梨县忍野村,由富士山雪水融化后经地层过滤形成的八个清泉错落分布,故而得名。这里水温约 13℃,水质清冽,周边日式建筑与清澈泉水相得益彰,美如画卷。不远处的浅间神社,是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作为浅间神社总本社,也是富士山信仰的中心。下午,抵达河口湖,富士五湖的中心,交通便利,是观赏富士山美景的绝佳之地,湖畔的怀旧巴士更是增添了一抹怀旧风情。在这趟人文之旅中,同学们深入体验了日本文化,为次日的项目汇报积蓄了满满的精神力量。
图38-39 清晨的富士山、神社著名打卡点
图40同学们到达最高观景台处合影留念
图41 河口湖风景图
答辩收官,望学识日进
1月20日,项目进入尾声,结课答辩如期开展。在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同学们倾心分享了这十天来的学习成果与个人成长。尽管答辩的时间有限,但其中的收获与进步却是无法估量的。教授们不仅亲切地与同学们进行了问答互动,还针对每一个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同学们在学术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图42同学展示的精彩瞬间
图43 同学与老师亲切交流
图44 汇报结束后集体合影留念
1月21日,标志着日本之旅的终章。在这不舍的一天,我们告别了东京,与同行的伙伴们挥手道别。肖老师在大巴上,以充满深情的语调,对同学们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叮咛。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祝福:“在这段旅程中,你们所学的知识、所感受的经历,将成为你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请继续保持那份好奇心,不懈追求知识,勇于挑战自我。愿你们带着在日本所收获的感悟,将它们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页,继续编织出属于你们的精彩故事。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能保持这份热忱,不断前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图45 肖老师的研学结束演讲
结语
随着研学时光的悄然流逝,我们在这片樱花飘舞的国土上,圆满结束了日本人文科技探索之旅。
在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学术殿堂里,同学们沉浸在专业的课程与深入的研讨中,汲取了知识的甘露,拓展了学术的视野。而在镰仓、富士山等地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地,我们不仅领略了日本的历史风华与自然美景,更深刻体验了这个国度的独特文化韵味。初到日本时,种种不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了日餐的清淡、房间的紧凑,乃至工作习惯的严谨。然而,随着对日本的深入理解,我们开始发现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刻内涵:清淡背后是对食材品质的极致追求,紧凑之中蕴含着在资源有限下的人性关怀。
我们坚信,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题目与习题,更在于在异国他乡,在没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时,如何独立冷静地解决问题。这次研学之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如今,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成长,我们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归途。虽然日本的研学之旅已经结束,但那些在学术攀登中的坚定身影,那些在文化交融中的智慧火花,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未来日子里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文字:徐恺阳、翟方逍、申耀硕、先羿
图片:项目全体成员
审稿:肖曼玉
审核:都琳